中国发展网讯 盛夏时节,生机盎然,地处鲁西南的兖州以做大做强产业链推动主导产业集群化、智能化、节能化的浪潮此起彼伏,奏响了工业立区、制造强区的时代强音,也挺起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脊梁”。
实体经济是强壮产业链的骨架,也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兖州区坚持实体经济为本,着力构建了“总链长+链长+链主”协同机制,14条产业链形成了“一链一专班、一企一专员”的服务体系。对于整条产业链上中下游的相关企业,持续深化助企攀登及优质企业提质扩容行动。“我们按照产业发展规划,每条产业链进行梳理,缺哪一链我们就培育或招引哪一链,哪一链弱我们就加强哪一链,通过持续不断强链、补链、延链,每条产业链形成集群效应,从而带动县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张景林说。
目前,围绕全区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了造纸包装、橡胶轮胎、高端装备、健康食品、高端化工5个优势产业,培育了1个千亿级新能源产业,同时布局引育未来信息、未来制造、未来能源、未来材料等多个未来产业。
围绕每条产业链,兖州区常态化开展“书记区长企业家恳谈日”活动,集聚土地、资金、人才等各类资源要素,精准摸排企业技术研发、要素保障、政策落实等诉求,建立问题台账、限时销号解决。同时,推动链主企业和中小企业相互协作、抱团发展,特别是引导本地企业强化配套协作,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从而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
科技创新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兖州区实施了高新技术企业倍增、高能级平台建设、高层次人才集聚、科技成果转化提速四大行动,联合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共建未来先进材料研究院,强化产学研合作和企业孵化,攻关企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
去年以来,新增省创新型中小企业49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45家,引进大院大所7家,新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9家,为企业晋档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优势。
兖州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围绕“群众、企业、项目”三个全生命周期,全面优化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办理事项流程,进一步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项目开工、企业变更、注销登记、餐饮店开办审批时限压缩70%以上,区级“7+1”类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100%,营商环境连续五年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
截至目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5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省专精特新企业77家,省瞪羚企业17家。
从产业链疏通企业堵点,到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再到未来产业培育配资官方网址,兖州正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转化为制造强区的生动实践。(张树锋)
信泰资本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