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地区,中俄海军联合舰队最近在日本海进行了一次例行巡航。虽然这次活动的规模并不算浩荡,但却弥漫着一种意味深长的紧张气氛,触动了许多人的神经。出乎意料的是炒股杠杆,一直以来对这种情况反应激烈的日本,这次却显得相对冷静。日本首相石破茂的态度似乎有所改变,腰杆子也似乎更为挺拔,甚至在公开场合中勇敢地向形势严峻的特朗普发出了挑战。
众所周知,特朗普此前推出的“美国优先”政策,除了标新立异外,实际上是对盟友采取了更为严厉的措施。这不,刚刚送到石破茂办公室的《美日新贸易协议》,条款之苛刻令人咋舌,尤其是对日本汽车产业开出的惩罚性关税高达27.5%。这意味着什么?日本对美国出口最大的商品就是汽车及其相关零部件,这一刀下去,无疑会直接削弱日本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伴随而来的是庞大的失业潮及工厂倒闭的惨痛后果,完全无法想象这种局面将给日本社会带来多大的冲击。
展开剩余83%因此,这项协议一旦公之于众,立即引发了日本国内的轩然大波。民众纷纷走上街头抗议,执政的自民党内部也因意见不合而撕扯不休。甚至有报道称,石破茂所在的执政联盟在参议院选举中遭遇了重创,辞职的传闻如夏季的骤雨般接踵而至。这对石破茂而言,显然是个不小的压力,他不仅面临民意的强烈反弹,也须应对内阁同事间的内斗,以及特朗普这一位不按常理出牌的对手。
正在此时,中俄海军的联合演习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数,几艘军舰在日本海上进行了一次精心策划的训练活动。中俄两国事先已告知日本,意图透明。按照常理,日本海上自卫队应当派遣舰艇出面应对,并发表抗议声明。然而这一次,石破茂的团队却在军舰的行踪中察觉到了别样的信号。
他们认为,这或许是一次利用外部压力的契机。随后,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石破茂在一次公开发言中,对着大西洋彼岸的特朗普发声,先是谦逊地称赞美日贸易协议的“双赢”效果,但随即又展开了一次大转折,指出“协议条款的实施将可能比达成协议本身要艰难得多”。换句话说,石破茂传达的信息是:“老朋友,我已经签字了,给了你面子;但这件事情太复杂,我没办法完成,你自己权衡一下吧。”
这一突如其来的转变让人好奇,为什么就在几天之前还困扰不已的他,转眼间便变得如此强硬?实际上,石破茂的底气,正源于日本在国际地缘战略中的独特价值。他清楚地知道,尽管特朗普以商人自居,但其对地缘政治的敏锐洞察力同样非同小可。中俄海军在日本门口的频繁动态,显然不仅仅是军事演习,更是一种明示的战略警告,提醒美国东北亚的稳固并非理所当然。
想想看,美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战略围堵,尤其是在西太平洋地区,最为依赖的棋子无疑是日本。日本不仅是美军在海外最大的基地群所在之地,也是整条“第一岛链”的核心。如果这个关键的“桥头堡”不得安宁,甚至开始摇摆不定,那么美国整个亚太的战略都会因此受到重创。石破茂正是抓住了这一点,选择此时表态等于是在告诉特朗普:“总统先生,你是否更倾向于拥有一个在前线为你抵抗的日本,还是更担心一个被你的关税政策逼得动乱不安的日本?”
想象一下,如果日本陷入经济衰退、社会动荡,根本无力协助美军的行动,同时又难以稳定自身局面,届时特朗普不仅难有一个强有力的盟友,反而得忙于收拾这个麻烦的局面。这样的利益算计,相信特朗普并非没有意识到。
接着,日本方面又隐晦地透露,石破茂首相准备在即将来临的“二战结束80周年纪念日”上发表一个重要的“个人表态”。这一消息立刻升级了局势的悬念。“个人表态”的字眼涵义深远,可能是反思历史、面向未来,也可能在历史问题上如何小心应对,如果激起中韩等国的不满,东北亚局势瞬间将发生变化,这正是美国所最不愿见到的。特朗普亟需的是一个可靠、能稳定周边局势的日本,而不是一个制造紧张局势的麻烦源。
透过这一系列操作,石破茂其实在不断提升自己的谈判筹码,迫使特朗普在“政策转变”和“经济利益”之间进行选择。仔细回顾历史,日本一向在美方面前扮演顺从的角色,尤其上世纪80年代,签订的“广场协议”使日本经济陷入了长达三十年的衰退,未曾反抗。
然而,眼下的局势已焕然一新。在新兴的多极化国际格局中,传统的美日关系已经不复存在,特别是面对特朗普这种无差别攻击的风格,各国盟友均保持警惕,不希望成为下一个被收割的“肥羊”。中东的几个富国,与特朗普的交易成为了过去的吸教,在一纸协议上签字后,往往仅是停留在纸面,实则没有进一步实质发展。
石破茂的这一策略虽然显得更直接,实际上同样是一种拖延与抗衡。他不敢直接撕毁协议,这样意味着与美国彻底决裂,他承担不起。然而,利用“实施困难”作为拖延,并通过地区的紧张局势“绑架”美国的战略利益,则成为了他巧妙的权衡。
这标志着美日同盟关系正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在过去的主仆关系下,日方开始认识到自己并非毫无筹码可打。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庞大的经济体量以及在中美俄大国博弈中的特殊角色,都为日本提供了强大的谈判筹码。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我们希望看到美国的盟友体系出现裂痕。一个对外政策独立、更加自信的日本,对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未必是坏事。石破茂将中俄联合行动视为与美国博弈的筹码,正反映了他对地区力量格局的深刻认知,已经不再简单地理解为“非黑即白”的对立。
现在,棋盘上的主动权转到了特朗普手中。是继续挥舞关税大棒,逼使日本走向内部动荡的边缘?还是为稳固亚太大局,给石破茂一个台阶缓和关系,让步于贸易问题?不论最后的结果如何,可以明确的是,以往那些对华盛顿言听计从的日子,正在渐渐远去。石破茂的这次开放呼吁,不过是个开始,接下来,他这位以“反骨”著称的日本首相,是否还会继续拿出更多的手段,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发布于:天津市信泰资本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